本来以为证监会近期停发IPO批文是给中国人保上市让路,哪知道想象力还是太贫瘠了,原来是给注册制的科创板让路。
这次设立科创板之所以影响大,是因为要在上交所设立。我们国家经常在各地股权交易中心设立这个板那个板,那些都没什么用。在2015年底的时候,上海股权交易中心就曾经设立过一个“科创板”,那个科创板和新三板有点相似,是属于场外的交易市场,一些小型的科技创新企业去那挂牌,没什么人参与。
但是上交所或者深交所要设立新版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次要设立的科创板,和股权交易中心的那个不一样,更类似创业板,会是一个在场内交易的股票板块。
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的区别非常大,直接看创业板和新三板的对比就知道。创业板里面再差劲的股票,每天也有百万成交,而新三板挂牌的,可能好几个月都没人交易。没人交易,就没法吸引资金,也没法实现融资功能,影响力上差着好几个数量级。
这次新设立的科创板,主要是在上市企业的类型上做限制,给科技创新型的企业上市用,实行注册制。现在IPO是核准制,也就是谁想上市,要证监会批,科创板实行注册制,意思是证监会先提出一个注册清单,凡是符合清单条件的,就可以上市,不需要再批,企业只需要满足条件,能做信息披露就行。
此外,预计科创板还会取消掉主板和创业板那些传统的上市限制,比如同股同权、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实际上是通过设立一个新的板,给了科技创新企业一个单独的绿色IPO通道。
梳理了当前已知信息,影响大概如下分几方面: 1.对A股市场中短期无疑是利空因素。科创板的设立加上注册制,肯定会增加IPO的数量,稀释市场的资金,对存量股票利空。股票市场有融资和投资两大功能,这两大功能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只有市场能让投资者赚到钱,人们才会愿意把更多的钱投进来,才能发挥好市场的融资功能。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要发挥市场的融资功能,支持实体经济,但问题是如果投资者自己都没血了,拿什么输给市场呢? 2.对创业板和新三板利空更大。之前创业板承担了规模较小的创业成长型公司上市的职能,新三板则是暂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小公司的挂牌处,科创板明显是来抢生意的。当钟爱这些创业创新公司的资金被科创板分流后,很可能造成原有市场估值下行。而且这次科创板的力度非常大,是从最顶层设计的,未来就是“亲儿子”,创业板和新三板弄不好就要变成“后娘养的”。 3.对一级市场的基金、创投股和券商股利好。科创板注册制带来了方便的上市渠道,是做PE、VC的大利好,这些一级市场的基金和创投公司,都更方便利用IPO来退出了。券商股是受益于IPO数量增加,业务增长。 4.对壳资源是利空。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未来注册制很可能会进一步推广,一旦注册制施行,壳资源基本上就不值钱了。
科创板的推出时间、投资者的参与门槛、具体的标准和制度,现在都还没制定出来。网上有流传的一些,是上海股权交易中心那个科创板的制度,有人搞混了,都不用信。从证监会目前的表态来看,科创板是要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也就是会有门槛,毕竟注册制什么企业都能来上市,到时候肯定也有退市机制,真的可能买了股票退完市就清零了,对投资者自我判断的能力要求更高。所以证监会周一表示,将来中小投资者可以通过公募基金投资科创板。
总之,之前确实没想到会在A股这样的点位推出一个注册制的新板,因为毕竟对当前市场情绪是个不小的打击。不过说到底认真去思考:大盘反正也都跌成这样了,情绪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了,这时候推出倒是合适。长期来看,之前很多优秀的创业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都由于不符合A股条件去境外上市了,推出科创板让这类企业在A股上,也能增加我们可选的优质标的,大方向上还是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许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