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放在银行吃利息,是很多保守派的做法。但是在物价如此高企的今天,存在银行的钱币也不是那么万无一失的,同样存在贬值的风险。相对于活期存款来说,定期存款虽然流动性稍差,但是利息更高一些,而且如果稍加技巧,定存也能实现“钱生钱”。
技巧一:寻找灵活提取银行 据了解,近两三年来,选择定活两便、零存整取等储蓄功能的人越来越少。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以上的储蓄方式所能获得的利息比较少,定活两便的存款利率是同期定存利率的6折,零存整取的利率高于活期利率,但低于同期定存的利率。更多的人选择了整存整取。但是,如果遇到临时用钱,手中没有闲钱,只好将整存整取的钱部分提前支取或全部支取,如果选择的银行不对,将有可能损失相应的利息。
对于“部分提前支取”的规定,在众多银行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做法,无限制支取次数是其中一种做法。具体地说,客户做了一笔定存,如果遇到急需用钱,可进行部分提前支取的操作,操作次数没有限制,提前支取的部分按活期算,存单中的余额仍然按定存算。
技巧二:一笔钱分出多张存单
将一笔钱分开存,比如,要将一笔10万元做一年期定存,可以将这些钱分成3份,分别为2万、3万、5万,做成3张存单。这样,如果急需用钱,需要提前支取,3张存单都有一次提前支取的机会,即使其中一两张存单都要办理提前支取,至少还有存单不会因此受损。此外,一笔钱分成若干存单后,也可以分解成期限不同的多笔存款,这种存款方式也被称为“阶梯式存款法”。理财师建议,当存单到期后,存款人可继续选择相应的定存时间,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息。
技巧三:约定转存攒资金
不少人的账户里会躺着散钱,以活期利率计息。对这部分钱,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变为定存,以产生更多的利息?对此,理财师建议,可采用约定转存的办法。
所谓“约定转存”,就是和银行事先约定好备用金额,超过部分就会自动转存为定期存款。用好这个功能,可在不知不觉中为存款人带来可观的利息。以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约定转存为例,只要活期留存额2000元,超出的金额达到100元,银行将把超出的金额转入定期账户,转入的部分为100元的整数倍。存期的多少,由存款人在办理该业务时确定。
目前不少银行推出了此类业务,只是对于活期留存的金额和转存的金额,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规定,存款人可根据适合自己的数额选择相应的银行。而有的银行转存后的收益率是固定的。比如,一家股份制银行规定,活期保留1000元,超出部分的收益率固定为2.5%。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类业务的门槛比较高,以上银行的参与门槛为5万元,活期保留1000元,以1万元的整数倍递增。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