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8年,我国黄金市场不断升温,实物和账户交易黄金市场快速发展,中国工商银行正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强大的市场营销渠道,积极参与国内外黄金市场,力争成为未来黄金市场的领跑者。
参与黄金市场
2002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是国内最早开办黄金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后,工行积极开展黄金业务。五年以来,工行积极进取,不断拓宽贵金属业务领域,创造了众多行业亮点。
2005年,工行获得监管部门批准,正式开办了个人黄金投资业务;2005年7月份,工行在上海首家开始试点“金行家”个人实物黄金投资业务,其后陆续提供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电子银行渠道,方便客户进行实物黄金投资;2005年12月在全国16家分行推出“金行家”美元账户黄金买卖的投资产品,现已推广至全国;2006年5月,工行进一步推出“金行家”人民币黄金买卖的投资产品;2007年春节前,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6家分行成功推出工行上市后首发自主品牌金条产品----工行“如意”金条。目前,“如意金”销售现已覆盖33家分行,全国覆盖率达到94%,产销量增长迅猛。
2007年9月15日,工行成功在上海和北京分行投产试运行工行自主研发的“代理黄金交易所个人实物黄金交易系统”,开户量和交易量增长迅猛,短期内将向全国范围推广。
2007年12月25日,工商银行获上海期货交易所批准成为首家有资格开展黄金期货自营业务的银行。
扩大黄金业务
借助丰富的渠道资源、优秀的管理团队、安全稳定银行系统,工商银行在贵金属业务市场有着巨大的竞争优势。
2006年,工商银行在同业中首先成立了全行贵金属业务专职管理和牵头部门,负责全行贵金属业务的管理、营销和新业务推动,也建立了一套比较先进的贵金属业务管理体系,从而使得贵金属业务团队更加专业化,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化。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工商银行贵金属业务团队不断丰富和完善贵金属业务产品线,目前在银行同业中,工商银行在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黄金寄售业务、代理铂金交易、个人账户黄金业务、“如意”金条销售、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仓储和会员清算等多个贵金属领域取得了全面、深入的发展,并始终稳居前列。
2007年12月,工商银行斥资约55亿美元成功收购了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南非是非洲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经济体,是全球最大产金国。南非标准银行历史悠久,是南非乃至非洲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该行在黄金、白银、铂金等业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收购标准银行对工行全面发展贵金属业务、推动贵金属产品创新等方面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另外,工商银行也积极和汇丰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等国际知名贵金属银行展开各种业务合作,不断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
工商银行贵金属业务团队通过充分把握国际国内黄金市场发展良好的有利时机,合理借助工商银行丰富客户资源和庞大的营销渠道,有效利用工商银行功能强大的银行系统,着眼市场和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和开拓,使其在黄金市场的地位迅速提升、市场占比不断提高,确立了领先的优势和地位,促进了我国黄金市场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积极规划未来
2008年,工行将积极推进产品创新、完善系统建设、进行市场客户细分、深入挖掘和开拓贵金属这项新兴市场的潜在竞争力,扩大贵金属业务市场交易总体规模,提高工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此基础上,工行将重点推动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贵金属业务营销,继续保持和拓展代理业务市场份额,巩固已有客户群基础,发展新的客户,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二是加大贵金属市场宣传投入,推动贵金属产品市场认知度和普及率,把握国内有利的发展时机,创造性的开拓市场需求;三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提高综合化贵金属业务服务水平。同时,实现黄金产品从单一产品向组合产品延伸,及时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将工行的优势提升为价值优势和效益优势。四是加快人才的培育。培育贵金属业务的人才不仅是构建投资主导型业务发展的关键,也是业务发展中最为基础性的环节。强化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市场营销和专业人员素质是拓展市场的充分必要条件。
伴随着国家黄金储备的增长、“藏金于民”政策的不断深入、黄金投资重要性的不断提高、以及众多资本雄厚的商业银行在贵金属业务市场的不断注入原动力,预计未来5至10年,我国贵金属业务市场将不断拓展自身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快速发展过程。面对这个机遇和挑战,中国工商银行将充分把握有利的发展时机,凭借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营销渠道、客户群体等多方面优势,领跑未来黄金市场,在国内乃至国际贵金属业务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摘自《www.24k99.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