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官方数据如何统计,但是经济通胀情况的确已经发生,只要是居家过日子的人就会感到一切都在上涨。在中国,CPI指数的月增长幅度都快赶上一些国家的年增长幅度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物价的压力让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经济状况变得更加窘迫,不少人开始思考如何省钱过日子。在低收入、高物价的前提下,要想降低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可以通过杜绝三类非良性支出来省钱。
第一类:奢侈性支出。如果在经济条件好,个人收入稳定增加的情况下,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也好,为了满足小小的虚荣心也罢,偶尔奢侈一回是可以理解,甚至是值得支持的,毕竟如此能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一点。但是奢侈是需要经济代价的,而且奢侈性消费支出并非生活的必需,在经济压力紧张的时候,大力削减奢侈性支出并不会对生活质量造成太多的影响。因此,高档餐厅可以尽量少去、奢侈品购物场所也要少刷卡、高尔夫能不打也就不打了……只要保证了基本的生活支出,奢侈性消费等以后经济条件好转,钱赚得更多的时候再慢慢享受吧。
第二类:重复性支出。个人的消费支出是具有极大弹性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重复性支出所占的比例非常大,从而从整体上增加了消费支出总额。如果一个人能够充分利用手头现有的资源,减少重复性支出的话,不仅是一种节约,更是一种环保,属于时尚的省钱行为。比如说,当你衣柜里面有足够多的衣服来应付生活中各种场合的需要的话,那就整理好,利用好,别天天还想着去买几套,做这种重复的采购事件;比如说家里每一个成员都有手机的话,就没有必要还长期保留着固定电话,因为没有几个人会使用它,但是每个月却需要交纳一笔不少的钱。
第三类:浪费性支出。在过去的几千年的历史当中,节俭一直被当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近些年来,这种品质日益不受待见,似乎潇洒的浪费型消费才更受欢迎和肯定。这种理念自然是错误的,即使在欧美日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尽管是依靠居民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并不意味着浪费性支出是受欢迎的。其实在任何一个国家和时代,浪费性支出永远都不会是最好的消费方式,这种既非生活必要,又非生活享受的支出,除了会让增加开支,带来一点并不真实的潇洒感觉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益处。比如说,为了炫耀,就算只有两个人吃饭,也点上一大桌子的菜,觉得吃不完剩下才够面子等,诸如此类消费很没有必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赚钱并不容易,那就好好利用好自己赚来的每一分钱。我们不要做守财奴,但是也不能随意消费,过得踏实,过得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在通胀经济之下,省钱过日子是必然选择,不丢人,反而是一种美德和生存之道。
(作者:潘涛)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