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证券

您所在的位置: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0月12日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汇金公司增持四大行股份 拟未来6个月内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

  10月11日晚间,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相继发布公告,控股股东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当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分别增持3727.22万股、2488.79万股、1838万股、2761.2万股。某券商人士表示,汇金公司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出资额为限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汇金公司此次增持四大行股票,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证监会:适时出台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政策

  10月11日,2023科创大会在沪举办。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在会上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适时出台资本市场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各板块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汇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形成高水平创新主体,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权益类基金注册提速 投资A股正当时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当前是布局权益类基金好时期。在“加快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的政策预期下,公募基金将积极响应监管要求、满足市场需求,不断完善和丰富金融产品,加强主动权益产品等布局和优化,努力为投资者投资A股提供更多选择、创造更多回报。市场人士预计,权益类基金注册发行节奏可能进一步提速。

  上海证券报

  我国未来5年基本建成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 拓宽经营主体直接融资渠道 满足居民多元化资产管理需求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意见》重点强调了六方面内容:突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调聚焦重点领域,强调保险和资本市场的作用,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重视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建设,以及重视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建设。其中,针对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实施意见》要求,拓宽经营主体直接融资渠道,丰富资本市场服务涉农主体方式,并满足居民多元化资产管理需求。

  交易所紧盯三大问题 拟IPO企业内部控制审核趋严

  记者梳理发现,不少拟上市公司在申报创业板时因触发内控监管“红线”而被重点问询,问题主要涉及三大方面:会计、财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资金占用、资金管理问题;业务与生产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等。业内人士预计,内控将是拟上市企业被重点关注的问题。“上市程序极具挑战,需要很大程度的投入并按既定时间逐步完成工作。拟上市企业应在恰当且尽早的时间着手准备,在首次上市过程中规划好每个阶段的工作,建立符合自身行业特点的内控合规体系,不要让内控和合规成为公司上市途中的绊脚石,早做诊断,尽早整改。”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险企与部分银行完成手续费率重新签约 监管层进一步规范银保渠道费率“报行合一”

  继保险业就银保业务渠道下调手续费率达成一致之后,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保险公司正在与银行机构重新商谈银保渠道手续费率,部分险企已与多家银行重新签约,签约手续费率较以前大幅下降,行业已达成较为一致的水平。与此同时,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监管部门近期在保险公司产品备案系统中下发《关于银保产品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要求保险公司严格执行“报行合一”。

  证券时报

  ·韩国存储设备管制放宽未放开 国产半导体迎接新变局

  日前美国决定放宽出口管制,韩国存储巨头三星、SK海力士在华工厂获许供应美国半导体设备。国内半导体行业对此的看法存在一定分歧,有厂商认为意义重大,也有厂商向记者表示,美国放宽韩企管制并不意味着对中国半导体管制的放松。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韩国半导体巨头在华工厂管制放宽有利于配套供应商,特别是在半导体上游产业链已经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细分环节进一步导入市场,但国产存储产业可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韩企也面临着先进制程等方面制约。整体来看,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管制的边际影响或在减弱。

  期市大跌现货涨价 钢铁行业下游难言乐观

  地产市场需求不振,使得今年钢市旺季效应未有明显体现。纵观全年,钢价整体弱势,产业链利润处于偏低水平,今年前8个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已近六成。进入四季度后,受天气影响需求逐步下行,钢焦产业链近日也接连出现停产、限产消息。年度淡季下,钢铁行业也陷入弱势预期。

  百亿“独门基”取消限购 公募看好四季度行情

  业内人士认为,放宽大额申购背后是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对后市的看法开始趋于乐观。近日,多家公募基金发声表示,宏观经济已出现诸多积极信号,后续政策或将继续推出,四季度市场有望出现回升。据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基金恢复申购、转换转入和定投,一般是因为基金公司对后市信心较强,可以加大资金流入,有利于基金经理和投资者逆势布局。

  证券日报

  融资保证金调降一个月以来:两融交易明显活跃 融资客加仓超540亿元

  自9月8日收盘后融资保证金比例下调以来,两融(融资融券)交易明显活跃,融资客整体买入加仓,截至10月10日,融资余额增长540.38亿元。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董事总经理李求索对记者表示,降低融资业务保证金比例实施后,放大了资金可融资比例,为A股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支持和交易畅通性。结合前期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未来可以进一步关注扩大两融标的范围、降低两融费率、将ETF纳入转融通标的等政策的进展与落实。

  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年内119家专精特新企业首发上市

  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了多元化融资渠道。据统计,截至10月11日,年内共有119家“专精特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合计首发募集资金超千亿元。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程凤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成长阶段和融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上市板块。其中,创业板侧重服务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企业;科创板则侧重于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领军企业,允许尚未盈利的企业上市;北交所则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

  上市险企第三季度业绩前瞻:寿险保费增速或趋缓 投资收益“不乐观”

  随着上市公司开始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上市险企第三季度的业绩也受到资本市场关注,部分券商也发布了上市险企第三季度业绩预测报告。多位从业者及专家认为,在负债端,受预定利率及保证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险企第三季度保费同比增速或低于上半年保费增速,呈现趋缓态势;在资产端,第三季度权益市场仍呈下行态势,或会影响险资的投资收益率。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新华财经 2023-10-1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