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热情持续高涨,交易日趋活跃。截至4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05万亿元,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中所占比例已上升至2.9%。热度之下,境外机构增持中国债券趋势会持续吗?
4.05万亿元持仓中过半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正在异军突起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05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9%。另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4月,境外投资者净买入境内债券、股票分别为1247亿元和451亿元人民币。这已是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新华财经数据显示,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规模自2023年9月的3.19万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4月的4.05万亿元,近8个月期间累计增持规模高达约8600亿元。
那么,现今4.05万亿元的持有规模具体是如何配置的?
从券种看,境外机构的主要托管券种是国债,托管量为2.22万亿元,占比54.8%;其次是政策性金融债,托管量为0.88万亿元,占比21.7%。
最新的剖面数据显示,境外机构对于政策性金融债的热情更为高涨——4月当月,境外机构增持债券492亿元,其中增持政策性金融债规模达到384亿元。
参与主体持续扩容,“走出去”“引进来”双向互动成效显著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披露的数据显示,4月份,新增1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4月末,共有1129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562家通过直接投资渠道入市,823家通过“债券通”渠道入市,256家同时通过两个渠道入市。
外资持续“进场”,带来了境外机构银行间市场交易量的显著增长,其日均交易量由2023年3月的617亿元现已提升至2024年3月的885亿元,增幅达到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