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多数金融安全风险都因个人金融信息受到侵害而起,又是一年3.15,针对最害人的四种诈骗法,工行君教你见招拆招!
最掉以轻心诈骗法——免费Wifi诈骗法: 以前见面打招呼是:吃了吗? 现在见面打招呼的话是:能连Wifi吗? 免费的wifi固然好,但有时候也可能是黑客布置好的陷阱。 危险系数:★★★★★

拆招姿势: 一二三唱:“从来就没有免费馅饼,全都是坑爹陷阱,要保障金融信息安全,陌生WIFI决不能连……”
最隐蔽诈骗法——短信诈骗法: 短信诈骗已经司空见惯?银行发给你的信息你不信?10086发给你的信息也是假的?是的,短信诈骗早已升级,能直接通过“伪基站”技术伪装成正规机构发信息,分分钟骗你没商量。 危险系数:★★★

拆招姿势: 1.在生活、消费过程中遇到要求我们留下姓名、联系方式乃至身份证号码的,应当提高警惕,对相关机构的可信度进行一定的了解和判断; 2.看到任何让你回复关键字的短信都不要回,实在忍不住要回,也要先打电话给对方打电话确定此事。
抓住“用户”心理诈骗法——网络兼职诈骗法: 都知道你找工作找的心很累。工资日结,不用坐班,兼职远程,还每天500?你也不想想,这样的工作还用得着满网找人吗,人才市场都能把大厅挤塌。如果你“报名”,那么恭喜你,你的个人信息已经泄漏[惊恐],如果你还交”报名费“,那么双喜临门,你的钱有去无回[大哭]……咱还是长点心吧! 危险系数:★★★

拆招姿势: 默念三遍:天下掉馅饼的好事儿怎么会落到我头上,看起来又轻松又赚钱的网络兼职都是骗子!都是骗子!都是骗子!
占小便宜诈骗法——微信红包诈骗法: 路上掉一毛钱你可能不去捡,但别人发个一分钱的微信红包倒是抢的不亦乐乎。小心,有时候抢到的不是钱,也可能是病毒。红包没抢到手,却乖乖地把个人信息双手奉上…… 危险系数:★★★

拆招姿势:做到三不抢:陌生人发的红包不抢,变异(看上去外形奇怪的)红包不要抢,公众号推送的红包不要抢。忍住贪,才能防得了骗!
你还知道哪些金融安全新姿势?告诉工行君,让我们一起来解锁呗!你我的无私分享,定能帮助更多人免受不法金融侵害,快行动起来!工行君在后台等你哟~
|